基因突变为病因
治疗方式有哪些
张磊教授说,在2019年11月,其团队进行了第一例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这位患者在接受了第一次的基因治疗后,凝血因子逐渐从0达到了30%~40%的状态,基本达到了血友病的治愈状态。这位患者从2019年11月至今没有任何出血症状,生活接近正常人。因此,基因治疗已经成为血友病患者治愈的希望。
【专家档案】张磊,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院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血栓止血诊疗中心副主任,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天津市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基因治疗带来希望
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替代治疗,补充患者所缺乏的Ⅷ因子或者Ⅸ因子,达到止血或预防出血的目的。
本期《名医讲堂》,我们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副所院长张磊教授,和市民读者们聊一聊关于血友病的话题。张磊教授介绍,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种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是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出血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的疾病。说它是出血性的疾病,是因为血友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自发性或者手术外伤后会出现过度出血的现象,这种出血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血友病主要的病因是因为体内的基因突变,导致了凝血因子Ⅷ和Ⅸ的合成的缺乏,这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性染色体,根据凝血因子的缺乏,分为血友病A(缺少凝血因子Ⅷ)和血友病B(缺少凝血因子Ⅸ)。对于女性来说,有两条X染色体,如果其中一条出现问题,那么她就是血友病的携带者,但是她的凝血因子活性并不降低,可能不会表现为出血的症状。对于男性来说,他的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这条X染色体出现了问题,那么他内体就不能合成正常的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即为血友病患者。
及时诊断很关键
首先,给大家介绍两种常见的婚配方式。一种是血友病男患者和正常女性婚配,那么他们所生育的男孩全部为正常的个体,所生育的女孩全部为血友病的携带者。第二种是血友病的女性携带者和正常男性婚配,那么他们所生育的男孩中有50%的可能性是血友病患者,所生育的女孩中有50%的可能性是血友病的携带者。也有较为罕见的病例,例如一位血友病的女性携带者发生了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那么她体内的凝血因子可能会降低,就会成为一位血友病患者。
根据药物使用时机的不同,可以分为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所谓的按需治疗就是在患者发生出血以后补充凝血因子,达到止血、缓解痛苦、促进恢复的目的。但是按需治疗是不能降低患者出血频次的,反复出血仍可能导致患者关节残疾。预防治疗指的是规律地定期地输注凝血因子,提高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从而避免发生出血。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血友病患者都适合进行基因治疗呢?目前还不是。第一,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肝脏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生长的,当基因载体进入体内后,会对肝脏产生一定损伤,随着肝脏的发育,这些基因的表达也会丢失。所以,18岁以下的患者暂时不适合进行基因治疗。第二,如果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肝炎、乙肝和丙肝等病症,本身肝脏已经存在一定的损伤,当基因治疗的载体进入体内后,它要靶向进入肝脏,会对肝脏产生双重损伤,所以也不适合进行基因治疗。但随着科技发展和医学进步,相信基因治疗一定能成为治愈血友病的一件利器,造福血友病患者。
并非传男不传女
血友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就难以获得标准治疗,发生残疾和危及生命的风险会升高。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血友病的诊断呢?
张磊教授表示,血友病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用正确的一个基因替代体内一个缺陷的基因,也就是通过某种载体输注到患者体内,让它靶向性改变患者体内缺陷的基因,让正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
许多血友病患者想知道他们是否还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是可以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女性携带者生育的孩子有患血友病的风险,因此如果一位女性有血友病家族史,她在考虑生育之前应该先进行遗传方面的咨询,先确定自己是不是血友病的携带者。如果确定为血友病的携带者,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进行优生优育。第一种方式是进行植入前产前诊断,也就是第三代试管婴儿,可以通过选择正常的胚胎来获得一个健康的孩子。第二种方法是在血友病的携带者怀孕过程中,通过羊水穿刺和胎儿细胞基因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血友病。
文章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xyxzz.cn/zonghexinwen/2022/0609/787.html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投稿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